文章详细
我国机床业存在四种倾向性
日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在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发布了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工作要点(试行)(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其中,行业由大变强的三个标志性目标(即在为重点行业核心制造领域提供装备和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高档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形成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的提出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为什么要提出这三个标志性目标?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惠仁表示,这三个标志性目标是针对行业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若干倾向性问题提出来的。那么,行业中都存在哪些倾向性问题呢?对此,陈惠仁进行了深入解读。
倾向一:两大一全
近10年来,伴随着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绝大部分的行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营规模持续迅猛扩张,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发展惯性”,一种“路径依赖”,企业已经习惯了这种持续快速增长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行业企业愈加突出地表现出“两大一全”的倾向,即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产品规格越做越大和产品品种越做越全。
应该承认,正是上述路径推动了行业近10年的高速发展,或者说上述路径在过去10年的发展阶段中是合适的选择,这也和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大环境密切相关并与之完全合拍。但是现在这种发展路径依赖肯定不行了,至少是不够了,因为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做出调整和改变,否则我们将止步于大,不可能变强或者连大的地位也保不住。
行业由大变强不仅需要中国自己的山崎马扎克(MAZAK)、德马吉(DMG)和天田(AMADA),更需要众多中小规模但具有独特优势的专精特企业。为此,工作要点强调指出:要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升级的新特点和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加速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坚定不移地走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发展道路,走以技术进步驱动为主的发展道路,走持续提升企业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道路。
倾向二:重硬轻软
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在行业企业中客观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瓶颈,也积累了一些不良倾向,其中有一类倾向我们称之为“重硬轻软”倾向。
所谓重硬轻软倾向,就是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片面重视制造能力等硬实力的扩张,而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品牌建设能力等软实力的建设,表现为企业既大又全,但是却缺乏核心内涵。
在微观层面上则有诸多方面的表现:譬如在产品开发上,重有形的功能和规格指标的实现,忽视无形的技术附加值在产品研发中的体现,忽视深层次技术对设计研发的支持。在产品制造上,重有形的厂房、装备能力的武装,忽视先进技术的不断积累、工艺系统的整体提升和稳定的质量保障能力建设。在市场开发上,片面地重销售业绩的实现,忽视用户服务水平的提升。即使在服务方面,也仅仅是局限于商品本身的服务,忽视为用户提供扩展的增值服务等。
为此,工作要点特别提出,“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尤其要在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质量可靠性上下功夫,在产业化环节下功夫,在制约中高档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深层次技术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形似神不似”的问题。
倾向三:急于求成
尽管我国机床行业这些年进步很大,但那是相对于自己的过去而言。事实上我国和世界机床制造强国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尤其需要静下心、沉住气,甘于寂寞,卧薪尝胆,做大量扎实的底层基础工作。
而目前在行业内外不同程度存在的急于求成甚至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情绪是十分有害的,尤其是在行业内部存在的这种倾向则更为有害。所谓急于求成的倾向,现阶段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满足于“能做”,二是想“包打天下”。
首先说第一种表现。一方面我们承认,和过去相比,我们现在确实能做许多过去做不了的东西,这里主要指一些高端产品,比如一些大规格/大吨位的产品、一些多轴联动的产品、一些多工序复合的产品。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做的这些高端产品,真正在用户中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还不是很多,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占有率)的则更是很少,有相当部分的产品还仅仅停留在“能做”这个初级阶段上,离“做好”和“做出特色”差距甚大。鉴于此,工作要点中特别指出,要实现由“能做”到“做好”的本质跨越。
再说第二种表现,即“包打天下”的倾向。随着行业企业的高速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极大地增强了行业企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于是“什么都想做,什么都能做”这种“包打天下”的倾向有了不同程度的表现。尤其是过去5年时间,这种表现相对突出。在这种思想倾向指导下,一些行业企业采取四面出击的打法,结果造成资源分散,不但新的方向没有成功实现,而且原有的优势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为此,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克服心浮气躁的情绪,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借鉴行业内企业已经创造的成功经验,在理性分析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选准重点突破的市场方向,集中资源,专注目标,深耕细作,坚持长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做出自身的品牌和特色。
倾向四:畏惧高端
对于高端细分市场的认识和态度,目前在行业中大致有如下几种表现。
一是不重视,认为该市场领域规模不大,且投入大、见效慢,特别是投入风险较大,因此不能作为企业市场战略的重点。
二是畏难,缺乏信心和勇气,认为该领域对机床设备的要求太高,我们差距太远,这是长期的目标,现阶段还不能作为企业经营的重点方向。
三是对市场的难度和困难估计和准备不足,仓促上阵,结果屡战屡败。
四是对市场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认识不足,以经营中低端产品和市场的传统模式,用通用型的产品去应对市场等。
所有这些表现都是不正确的认识、态度和方法,是我们成功进入高端细分市场的主要障碍,是制约重点行业核心制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因素。
针对上述表现,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行业企业尤其是重点骨干企业要“自觉地把企业目标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承担国家责任和行业责任”;要“特别重视与用户紧密结合,深入研究和掌握用户工艺特点,努力成为用户工艺专家”;要“加速提升面向中高端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完成由简单的‘商品提供者’到‘用户工艺师’的角色转变”。
为什么要提出这三个标志性目标?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惠仁表示,这三个标志性目标是针对行业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若干倾向性问题提出来的。那么,行业中都存在哪些倾向性问题呢?对此,陈惠仁进行了深入解读。
倾向一:两大一全
近10年来,伴随着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绝大部分的行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营规模持续迅猛扩张,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发展惯性”,一种“路径依赖”,企业已经习惯了这种持续快速增长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行业企业愈加突出地表现出“两大一全”的倾向,即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产品规格越做越大和产品品种越做越全。
应该承认,正是上述路径推动了行业近10年的高速发展,或者说上述路径在过去10年的发展阶段中是合适的选择,这也和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大环境密切相关并与之完全合拍。但是现在这种发展路径依赖肯定不行了,至少是不够了,因为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做出调整和改变,否则我们将止步于大,不可能变强或者连大的地位也保不住。
行业由大变强不仅需要中国自己的山崎马扎克(MAZAK)、德马吉(DMG)和天田(AMADA),更需要众多中小规模但具有独特优势的专精特企业。为此,工作要点强调指出:要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升级的新特点和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加速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坚定不移地走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发展道路,走以技术进步驱动为主的发展道路,走持续提升企业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道路。
倾向二:重硬轻软
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在行业企业中客观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瓶颈,也积累了一些不良倾向,其中有一类倾向我们称之为“重硬轻软”倾向。
所谓重硬轻软倾向,就是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片面重视制造能力等硬实力的扩张,而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品牌建设能力等软实力的建设,表现为企业既大又全,但是却缺乏核心内涵。
在微观层面上则有诸多方面的表现:譬如在产品开发上,重有形的功能和规格指标的实现,忽视无形的技术附加值在产品研发中的体现,忽视深层次技术对设计研发的支持。在产品制造上,重有形的厂房、装备能力的武装,忽视先进技术的不断积累、工艺系统的整体提升和稳定的质量保障能力建设。在市场开发上,片面地重销售业绩的实现,忽视用户服务水平的提升。即使在服务方面,也仅仅是局限于商品本身的服务,忽视为用户提供扩展的增值服务等。
为此,工作要点特别提出,“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尤其要在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质量可靠性上下功夫,在产业化环节下功夫,在制约中高档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深层次技术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形似神不似”的问题。
倾向三:急于求成
尽管我国机床行业这些年进步很大,但那是相对于自己的过去而言。事实上我国和世界机床制造强国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尤其需要静下心、沉住气,甘于寂寞,卧薪尝胆,做大量扎实的底层基础工作。
而目前在行业内外不同程度存在的急于求成甚至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情绪是十分有害的,尤其是在行业内部存在的这种倾向则更为有害。所谓急于求成的倾向,现阶段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满足于“能做”,二是想“包打天下”。
首先说第一种表现。一方面我们承认,和过去相比,我们现在确实能做许多过去做不了的东西,这里主要指一些高端产品,比如一些大规格/大吨位的产品、一些多轴联动的产品、一些多工序复合的产品。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做的这些高端产品,真正在用户中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还不是很多,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占有率)的则更是很少,有相当部分的产品还仅仅停留在“能做”这个初级阶段上,离“做好”和“做出特色”差距甚大。鉴于此,工作要点中特别指出,要实现由“能做”到“做好”的本质跨越。
再说第二种表现,即“包打天下”的倾向。随着行业企业的高速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极大地增强了行业企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于是“什么都想做,什么都能做”这种“包打天下”的倾向有了不同程度的表现。尤其是过去5年时间,这种表现相对突出。在这种思想倾向指导下,一些行业企业采取四面出击的打法,结果造成资源分散,不但新的方向没有成功实现,而且原有的优势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为此,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克服心浮气躁的情绪,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借鉴行业内企业已经创造的成功经验,在理性分析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选准重点突破的市场方向,集中资源,专注目标,深耕细作,坚持长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做出自身的品牌和特色。
倾向四:畏惧高端
对于高端细分市场的认识和态度,目前在行业中大致有如下几种表现。
一是不重视,认为该市场领域规模不大,且投入大、见效慢,特别是投入风险较大,因此不能作为企业市场战略的重点。
二是畏难,缺乏信心和勇气,认为该领域对机床设备的要求太高,我们差距太远,这是长期的目标,现阶段还不能作为企业经营的重点方向。
三是对市场的难度和困难估计和准备不足,仓促上阵,结果屡战屡败。
四是对市场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认识不足,以经营中低端产品和市场的传统模式,用通用型的产品去应对市场等。
所有这些表现都是不正确的认识、态度和方法,是我们成功进入高端细分市场的主要障碍,是制约重点行业核心制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因素。
针对上述表现,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行业企业尤其是重点骨干企业要“自觉地把企业目标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承担国家责任和行业责任”;要“特别重视与用户紧密结合,深入研究和掌握用户工艺特点,努力成为用户工艺专家”;要“加速提升面向中高端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完成由简单的‘商品提供者’到‘用户工艺师’的角色转变”。